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催人奋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在上海社院引起强烈反响,兴起学习热潮。上海社院专职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近期,我们开设“教师笔谈”专栏,陆续刊发教师学习体会,敬请关注。 登高望 远接续奋斗 蒋连华 教授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总书记的讲话,是春风扑面,唤起我们青春的热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总书记的讲话,是激昂的旋律,激发我们昂扬的斗志,继续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总书记的讲话,是赶考的号角,号召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保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以党为师,总书记的讲话,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殷切希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进程中,与中国共产党继续携手前进!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王俊华 副教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篇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人民”83次。总书记的话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如何看人民,如何待人民,从前的哲学传统都忽视了人民的主体价值。马克思主义颠覆了传统哲学的认知,首次确立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核心价值,回答了历史由谁创造、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认识到组织和依靠人民的重要性,重新审视人民的地位、内涵和外延,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实行一场不同于“共和革命”的“工农革命”。到了二大,不仅阐述了政党与群众的关系,而且提出“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纵观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纵观世界政治史,人民群众对政党的选择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条:能否代表并且维护自己的利益。始终代表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所系,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 张星 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人民”一词在其中共出现了80多次,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和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贯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所有活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奋斗目标、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底气。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优异答卷 胡庆雄 讲师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这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的优异答卷。所有鲜花和掌声,是对100年峥嵘岁月的礼赞;一切欢呼与歌唱,是面向未来的信心与祈愿。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处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一百年后,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是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掀开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是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奋起抗争、流血牺牲的结果。 为了“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1935年8月,赣东北苏区的创建者我的老乡方志敏英勇就义慷慨陈词。他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却“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长河奔涌,挥手百年。可爱的中国,我们不仅看见了,而且有着更真切地体会,这一切比他想象得还要好,还要美,还要强。因为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自信满怀,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心情舒畅。 作为今天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要有那份光荣感、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更要鼓舞斗志、提升能力、促进工作,以更高的热情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江山多娇,盛世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