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2013年上海市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36名学员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领导寄语】
2013年9月2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和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年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上海市委党校海华教学楼正式开班。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捷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综合干部处处长洪基浩出席开班式并宣读班委名单,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姚俭建主持开班式。随后,学员们在市委党校大礼堂参加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2013年秋季开学典礼。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应勇出席开学典礼并作学习动员,副市长、上海行政学院院长时光辉主持开学典礼,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健麟出席开学典礼,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国平作教学总体安排说明。

应勇: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践行一心为民宗旨,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学员要珍惜到党校、行政学院的学习机会,围绕中央、市委关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将忧党之心、兴党之责体现为勤奋学习本领、努力提高自己、认真开展党性锻炼的实际行动,体现为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实际成效,以优秀成绩回报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
吴捷:党外中青班的学员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身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历史重任。为此,对学员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潜心学习,学有所悟;二是认真研讨,学有所获;三是结合实践,学有所为;四是遵守校纪,端正学风。

【精彩第一】
精彩,从第一课开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2013年上海市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首堂理论课的主题。
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同学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时而陷入沉思,时而相互小声交流。
最令人意外的是互动环节,刚认识半天的我们,只有几秒钟的冷场,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就站了起来,把“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功能与其现实生命力的关系”这个问题抛给了老师,其实这也是我心中的疑问,“小时候不是说长大要当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吗,怎么它现在还没死呢”。老师回答的话音刚落下,又一位同学一边伸手要话筒,一边已经话如流水,他说,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福利很好,而我们又在搞市场经济,若干年以后,两者会不会越走越像,出现融合的“资本社会主义”或者“社会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有吗。老师刚要回答,没想到还是年轻人反应快,另一位同学就站起来反驳道,资本主义的调节功能是不会也不可能改变其基本矛盾的,这也就是马克思理论的基础……。
老师看着我们笑,一问一答成了辩论赛。
(撰稿人:尹远芳)
静心、勤学、乐学,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次小组讨论
9月3日上午,党外中青班以“珍惜学习机会,实现三个转变”为主题,展开了入学以来的首次分组讨论。
讨论会上,各位学员认真学习理解了开学典礼、开班典礼上领导的讲话,特别是吴捷副部长提出的“从领导到学员、从工作到学习、从家庭到学校”的三个转变的要求,并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做到三个转变,关键是态度、意识和角色的转变。要实现从领导到学员的转变,应当做到静心学、勤思考、严纪律;为实现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我们一定力争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为;就如何实现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需要大家认真融入团队,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进一步充实提升自身素养。
学员们认为,开学以来,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学们之间已经有了较好的相互了解,对接下去一个半月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信心。
(撰稿人:第一小组)
【现场教学】
坚持群众路线的楷模,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
――参观陈云纪念馆

九月三日,党外中青班开学第二天,天公作美,上海从炎炎夏日直接转入惬意金秋。趁着习习凉风,全班成员乘车前往位于青浦练塘的陈云纪念馆,瞻仰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业绩,参观他的故居遗物,从而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思想教育课。
我们的参观活动,从徐建平馆长对陈云事迹的介绍开始。陈云同志贫困曲折的童年生活,坚定卓越的革命之路,鞠躬尽瘁的工作经历,在徐馆长的口中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位杰出马克思主义者朴实而辉煌的一生。在徐馆长的报告中,他重点阐述了陈云同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境界和为人原则。陈云作为共和国的奠基人之一,两代政治核心成员,一生为国为民,身处高位却一直关心百姓生活,恪守“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原则,大至冒着巨大政治风险率先提出分产到户等经济方针,小至通过细致调查关心百姓吃菜和养猪等居家小事,同时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勤俭节约,从而深受人民爱戴。这些正好是目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活动“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的生动诠释。

在徐馆长的报告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陈云故居以及陈列于纪念馆中的各种音像和文档资料,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陈云同志伟大的人生历程。尤其是纪念馆在不久前接收了数万件来自中南海的陈云遗物,我们有幸通过这批遗物看到他生前场景的实物再现,见识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简朴生活和高尚品格。
在这次参观活动中,我们深受触动,都折服于陈云同志的高风亮节。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切实学习他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为祖国百年大计的实现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
(撰稿人:胡国宏)
【拓展训练】
我们是一个团队!
9月4日,对于2013年秋季党外中青班的学员说是个很有意义的日子,通过一天短暂的体验式拓展培训,让我们体会到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激发潜能,实现跨越。
今天的拓展运动从一个简单的游戏:“惯性拍手”开始,游戏的规则简单到我不想用文字去描述它,但游戏背后的意义却远非文字所能表达,培训师们给了我们一句点睛之笔的总结:“惯性是导致许多工作低效、不能如期完成目标、损失团队利益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我们分成“铁甲队”、“大山队”、“山鹰队”三个小队进行了拓展训练,完成了“高空跨越”、“穿越电网”、“鼓动人心”、“驿站传书”等四个活动。

最具有挑战的是“高空跨越”,首先要爬上8米的高空,还要跨越相距1米左右木板,虽然保险到位,但是那悬空的1米,实实在在考验着我们的心理。在活动中,各队不断地喊口号:“铁甲铁甲,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大山大山,我们敢攀”、“山鹰出击,所向披靡”,相互鼓励,为团队的荣誉而战。有的学员爬到半空就已经发晕腿软,但是想到团队的荣誉,还是勇敢地站上去,实现了高空的跨越;有的学员沉吟良久,高空的板颤颤巍巍,但还是稳稳地过了;当然,也还有学员,身轻如燕,“可以拍卧虎藏龙了”……克服了心理,跨过去的,精神饱满;迟疑、畏惧没有跨过的,也在同学的安慰声中收获了团队的包容与鼓励。

最具有考验的是“穿越电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网孔中钻过去,身体不能碰到电网,且不能重复使用网孔。看着我们队里几个大汉,再望望那奇形怪状的网孔,绝望之情溢于言表,完全不敢相信能全部过。但在方案执行中,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快速形成方案,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终于完成了任务。

最有意思的项目是“鼓动人心”,十几个人用绳子控制一面鼓,并持续颠球。我们中青班打破了历届的颠球记录,完成了882个颠球!最初训练的时候,大家认为颠不了几个。但比赛在即,各队只能行动起来:如何保持鼓的平衡?由谁来负责颠球?队员之间如何保持队形?“鼓动人心”充分体现了围绕目标来进行任务的分解、合作与执行。从最初的2个、3个、6个,到882个颠球,从不可能到可能,成为团队完美合作的体现!

最容易出错的是“驿站传书”,其实这是看上去最简单的游戏,不过是把数字从最末一位传递到第一个学员而已,但是连续四轮的比赛,每组都有出错的时候。其实就像各组总结的那样,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表述不一样,导致的理解会产生偏差,最终体现在结果的偏差上。因此,加强沟通的同时,必须要建立工作的标准,只有按照统一的规定来进行信息的表述与传递,才会理解准确,执行高效!

拓展活动结束了,学员们享受着比赛的快乐:我们是一个团队!
(撰稿人:王宁)
【班级成员】
班主任:罗德南 冯菊红
联络员:沈晶 闫瑞前 张星

2013年党外中青班学员构成

【学员心声】
 
【经典启迪】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1848年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
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可见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对人来说只有体现自由的东西才是好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
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阶级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却是绝对无益的,有时还要更坏。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
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邓小平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
【精彩一刻】
班务分工狂人
张毅:我主动承担最繁重的文体工作,以我年轻强壮的体格,将尽力丰富大家的活动。特别是要设计一场特别的结业联欢会,不说后无来者吧,但必定空前精彩!
(拭目以待,翘首期盼)
自助午餐的对话
学员:王洁,你怎么只吃一片西瓜?
王洁:这是餐前水果呀,学会吃开胃蔬菜,再吃主菜牛肉粒,最后餐后绿豆汤……啊呀,时间来不及了,快去拿大杂烩!
(当优雅遇到现实……)
自我推介
韩海斌: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各业精英,资源丰富啊!我在政协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但我可以和大家商量商量!
(那要看商量什么啊)
喧宾夺主
学员一:老师,我对《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理论有一个问题……
学员二:关于你这个问题,我认为……
学员三:我认为……
学员四:对刚才正方、反方、一辩、二辩的观点,我感到……
……
(老师举手:我可以发言吗?)
才艺举报
某学员举报韩海斌同学歌声美妙,他得意之余还主动交待擅长单口相声。
某学员举报陈崎同学有国学素养,他信口一段昆剧让大家陶醉不已。
贾铁飞同学无人举报,可他自身的气质泄露了摄影的特长和热情。
……
(大家快来举报吧!)
(撰稿人:徐敏栩)

(本期责编:第一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