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 稿件
我院荣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等奖项
来源: 科研处 作者: 蒋连华 日期: 2021-04-07

《新时代上海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应对复杂宗教问题的根本方向,是新时代推进宗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现阶段,我们主要面临现行的宗教治理模式如何与推进宗教中国化的需要相适应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合理利用社会力量,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激发宗教群体的自治能力,合法合理合情利用社会力量,逐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宗教治理新模式。上海要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为契机,守正创新,创新决策视角,在统一话语口径,创新实施路径,完善政府管理、引导和促进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及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清晰思路和具体方案,走出新路子,形成新模式,完成新目标。

    ----该报告由我院城市民族和宗教研究中心和市民宗局报送,荣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

WDCM上传图片

 

《新时代的多党合作及其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路径》

刘晖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主任 教授

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民主协商和有序参与治理的机制设计。多党合作实践,已嵌入中国社会治理领域,融入社会运行体系,显现出主体多元、过程协商、实践合作、维护公义等鲜明的治理特征,为人人参与治理、有序参与治理提供强大助力。作者基于多党合作的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观察新时代多党合作的主导性、协同性、包容性、协调性等鲜明特征,提出实现新时代多党合作的治理效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提升及其治理体系的建构,形成联通民众的制度化通道,实现制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更好地保护社会公正。新时代的多党合作治理效能的提升,必须通过合作型政党政治规则和政党制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及其实践的力量凝聚、政治参与、增进共识、政策优化和政治稳定等机制的作用,由此充分彰显多党合作制度的独特优势,为实现"中国之治"贡献治理智慧。

---该文章荣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

WDCM上传图片

 

《摩门教与中美关系初探》

程洪猛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教师 博士

    我院报送的荣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该文是他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摩门教与当前中美关系研究"(17CZJ002)阶段性成果之一。摩门教的正式名称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首府盐湖城,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拥有信徒1600多万。文章把摩门教看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将其分为教会总部、教徒系统、教育系统、慈善系统、文化系统和传教士项目等要素,对它们参与和影响中美关系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该文荣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

WDCM上传图片

    鉴于在此次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我院荣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优秀组织奖"。

WDCM上传图片

 

《建立研究中心  发挥智库功能》

    2019年起我院相继成立"城市民族和宗教研究中心""新型政党制度研究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研究中心""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港澳台海外研究中心"五个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在服务统战工作,发挥智库作用,提升我院科研水平等方面显现成效,获得多方肯定与好评。

---该成果获2020年度上海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

WDCM上传图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