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杰出人才颁奖典礼日前举行。作为本市人才评选表彰项目,此次共有50位在各行业中作出突出贡献、获得社会公认的科学家、名家大师、工程师、企业家入选首届上海杰出人才。其中有哪些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入选?一起来看↓↓↓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卜军
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心血管医学领域从事急危重症临床及科研工作28年,致力于心血管猝死防控工作,牵头开展了从血管损伤机制源头,到心血管猝死防控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写入国际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领域纲领文件、欧美心血管临床指南、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指南等行业规范。受邀作为国际主席团成员在多个国际心血管大会进行手术演示和特邀报告,获得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血管技术学会等系列国际奖项肯定,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树兰医学青年奖、吴孟超医学青年奖等。
常兆华
农工党党员,市工商联咨询委员会委员,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教授
作为国内微创介植入医疗器械工程领域主要开创者之一,深耕领域30余年,独创“线站式”高通量“产品研发”工程管理模式,主导或领衔研制了超低温肿瘤治疗设备、心脏支架、大动脉覆膜支架、颅内支架、心脏瓣膜等上百种国际一流医疗器械,创建了以站点化脉动链式方式集群化“生产”公司新模式,培育数十家高科技企业几乎覆盖了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所有主要分支,近三年企业纳税16.2亿元。带领团队累计承担国家与各级政府科研基金700余项,资助金额近15亿元,其中上海约500项近9亿元。主导研制多种产品及其大规模国产化,使众多原仅供欧美患者享用的“奢侈品”成为中国普通患者的“消费品”,累计救治上千万条生命。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3项。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何梁何利基金奖,上海统一战线岗位建功十大楷模等荣誉。
陈湖文
奉贤区工商联副主席,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1989年开始创业,30多年来深耕文具办公行业,专注匠心品质,以创新精神引领企业发展壮大,是中国文具办公行业的领军者。晨光股份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当前市值350亿元。作为“中国制造”的一份子,带领企业解决制笔核心技术,打造一支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好笔,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运用“上海标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品牌”,打造“世界级文具办公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典范,为打造世界级的民族品牌做出重要贡献。曾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上海十大品牌领军人物、第六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市创建卓越品牌特别贡献奖、“十三五”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代表,是行业的领军人物。
陈力
无党派人士,市工商联执委,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他专注于糖尿病领域新药研发,发展血糖稳态调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科学理论,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手段,带领华领医药历时十年自主开发的创新产品华堂宁®(多格列艾汀片)于2022年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是国家药监局2022年批准的3款全球首创新药中唯一一款化药;积极参与到国家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中,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及专利链接和专利保护制度等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华堂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各家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创新模式,带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发展。
陈玲玲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核糖核酸功能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主要从事RNA生物学研究,是环形RNA领域的代表人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现多种新型RNA家族;国际上最早鉴定环形RNA普遍存在并解析其功能机制,为相关转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拓展细胞生物学研究RNA并刷新对核仁的新认识。任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科学》的顾问委员,国际RNA学会、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国际会议大会主席,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因专业分会主任等职。获202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国际RNA学会“科研中期成就奖”、2020年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和科学探索奖等奖励,并授予2023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和2021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入选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和HHMI国际研究员。
陈睿
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他曾任职于中国最早的互联网软件企业之一金山软件,后担任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2011年,因为个人爱好,投资了只有四名员工的B站,成为了天使投资人。2014年,正式加入B站担任董事长带领B站从爱好者社区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视频社区之一,于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2021年在香港主板二次上市。他制定了“社区优先”的发展战略,持续投资优质内容。在他的领导下,B站坚持长期主义,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生产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
顾捷
无党派人士,市知联会、新联会会员,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级工程师
专注智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近20年,攻克智能康复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用关节执行器、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控制卡等核心零部件,构建了通用机器人软硬件、算法等底层技术平台,在赋能傅利叶智能创新产品和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赋能通用机器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上海通用机器人产业生态的汇聚和完善。其创办的企业——傅利叶智能,是智能康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并具备国际影响力。在技术上的专研和企业的规范化运营和培育上的出色表现,使其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第六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等奖项;也承担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浦东新区工商联执委、上海市康复器具协会副会长、长三角智慧康复联盟副会长等职务。
韩生
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
主要从事高端精细石油功能化学品、先进功能润滑等方面研究。以匠心促创新,围绕“基础油-添加剂-润滑产品”三位一体研究解决了高性能特种润滑基础油制备、功能化添加剂制备及性能调控、高端润滑材料配方体系及功能化创制等国产润滑技术“卡脖子”难题,在先进功能润滑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助力我国高端润滑技术及产品的国产化、完备化、规模化。近5年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二等奖2项。2019年被授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23年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韩天衡
市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著名书画篆刻家、艺术教育家、理论家。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是书画印全能型艺术家。其艺术入古出新,自成风格,开一时风气。同时又精于理论研究,著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等,填补了印学研究空白。著述等身,出版艺术作品集、学术理论著作150余种。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向嘉定区人民政府无偿捐赠其所藏艺术珍品和个人作品共1158件。并将嘉定区政府奖励其的2000万捐出,创立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至今共资助项目74个,累计金额1800余万,受益人数超200万人次。志于传承,许多弟子已成为各地书坛的骨干及领军人物。曾获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
胡可一
民建会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自1999年担任江南造船总工程师以来,一直专注于新船型开发、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第一线,突破了一系列制约中国船舶工业的“卡脖子”技术。针对国内液化气船低温围护系统为外国企业所垄断,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BrilliancE®”货物围护系统,一举打破低温围护系统领域国外独占的局面,获国内外航运界一致认可。他还积极投身高技术、复杂船型科研第一线并牵头大型科研项目,曾经牵头负责国家发改委的重点项目、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项目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高科技船舶科研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以及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船舶设计大师”、上海统一战线岗位建功十大楷模等荣誉。
姜育刚
市欧美同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负责人,上海市智能视觉计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可信通用人工智能。构建的开源数据和工具集如CU-VIREO374、THUMOS等被国内外学者频繁使用。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等奖(排名第1)。
蒋颖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市知联会副会长,市新联会监事长,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德勤中国(上海德勤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监事长等职务。精通投资策略、业务重组、跨境交易和数字化转型等专业,参与和领导了德勤中国从百人到超过两万人规模的发展历程,通过发挥德勤中国“立足本土、连接全球”的世界一流专业服务机构优势,扎实服务于中国和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多次获“全球顶尖税务咨询顾问”、《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等权威奖项。带领德勤团队为建设自贸试验区、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体系化专业支持,其建议多次获政府采纳并实施,荣获“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央统战部新阶层服务团优秀团员”“上海市统战先进个人”等称号。
刘伟
市人大代表,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担任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作为米哈游的技术负责人,始终工作在研发一线,专注于技术创新,带领团队累计申请460多项发明专利,在渲染引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水平。带队创作的《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产品,两度赢得权威荣誉大满贯,屡次刷新中国游戏厂商出海的市场表现纪录;他在这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中融入了底蕴丰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上海市产业领军人才”“徐汇区光启人才(领军)”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出版人奖”“上海文化企业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尚长荣
市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出身梨园世家,工花脸,受业于侯喜瑞等京剧名家,深受京剧传统艺术的熏陶。他孜孜不倦地汲取传统艺术的营养,扎实地继承了京剧花脸“唱、念、做、打”的各项技艺,艺术造诣深厚,深得“发于内而形于外”的表演精髓。擅演的传统剧目有:《牛皋招亲》《敬德装疯》《牧虎关》《打严嵩》《将相和》《连环套》《取洛阳》《霸王别姬》等。在以《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为代表的新创剧目中,尚长荣探索人性、激活传统,积极为传统艺术寻找新文化支撑,这三部作品被喻为“尚长荣三部曲”。尚长荣以创造性的、丰厚的艺术实践和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京剧花脸艺术的新发展,为弘扬和继承京剧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邵志敏
无党派人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乳腺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
乳腺癌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的著名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委。获评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最美医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师奖。聚焦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乳腺癌,深耕38 年:建成全球最大最强的乳腺癌中心之一,每年收治上海市 45%新发病例,乳腺癌手术量全国第一;牵头多中心临床试验,制定乳腺癌治疗“中国方案”,改写国际指南。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项奖励,专利转化总金额6200万。牵头编纂我国首部乳腺癌诊治指南并全国推广,提升了上海乃至全国乳腺癌诊治水平。
杨冰
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得物App)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虹口区政协常委、虹口区工商联副主席。2018年,荣获虹口区杰出人才称号。2020年,荣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21年,当选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23年,荣获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参加第四届上海青年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得到吉宁书记接见。大学期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虎扑体育。2015年,创办得物,以“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担当,首创“先鉴别、后发货”的商业模式。目前,得物用户数90%以上为“90后”,已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国内最大的潮流文化社区,直接创造3万、间接创造200万就业岗位。连续四年荣列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指数百强,在参加排名的电商企业中名列第四。还荣获上海市质量标杆、上海市文化企业十强等称号。
张建华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常委,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研究员
国务院第八届学科(机械工程)评议组成员、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主任、上海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智能感知芯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半导体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方面研究工作,2003年英国留学回国后扎根上海,砥砺奋斗20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光电集成、先进光刻等方向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重大重点和企业项目等,领衔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3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中国OLED产业大会杰出贡献奖等。先后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大工程建功优秀个人等荣誉。
张鹏峰
市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市知联会理事,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国家一级律师
主要从事律师工作,是律师行业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领军人物,为法治上海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上海盘活了旧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项目35个,惠及家庭2万余户;成功处置了倒楼事件、倒钩事件等多个突发事件,引领中国律师进入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领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重大行政决策建言69项,区级重大行政决策建言数百项,并深度参与上海立法51项;在新冠疫情期间,被遴选为上海市政府法治保障专班成员,9份建议均被采纳。蝉联上海市政府法律顾问,获得“东方大律师”“全国优秀律师”等最高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热心公益二十年,捐资近千万,获得“中国希望工程杰出贡献奖”“中国希望工程三十年突出贡献者”等荣誉。
周嘉
中国侨联委员、市侨联常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教授
中国现代针刺麻醉临床领域的全国领军人物。在传承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针刺麻醉工作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新实践,开创了在心、肺、脑等手术中采用“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针药复合麻醉”的现代针刺麻醉技术,建立了“基于针刺麻醉的术后加速康复”治疗模式,有效减少了大型手术中麻醉对人体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节省了医疗费用。目前现代针刺麻醉工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得到了有效推广,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使上海成为全国针刺麻醉领域的排头兵。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朱亦鸣
九三学社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副主任,市欧美同学会会员,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经理、教授
以实用化的高灵敏痕量太赫兹检测技术为研究方向,满足国家痕量有机物安全检测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实现了太赫兹有机痕量检测技术中的核心关键元器件及仪器全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在中草药检测、原油产地溯源等领域得到应用。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2项被转让或授权使用,累计转让经费近4000万元。获得了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等。始终坚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