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稿件
上海社院“共识大讲堂”探索央地合作、区域合作新模式——黄震院士解读能源绿色转型与变革
来源: 教务处 作者: 林婉 图片:申萌萌  中央社院  安徽社院  江苏社院 日期: 2024-05-27

5月24日上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共识大讲堂·院士进社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主讲“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绿色转型与变革——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专题报告。中央社院教务部副主任、二级巡视员赵霞致辞,上海社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冉小毅主持。

此次共识大讲堂设京沪两地会场,江苏、安徽两家长三角地方社院通过网络社院平台直播观看。活动的举办是进一步推动构建全国社院创新发展联合体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探索长三角社院系统教学资源共享的有益尝试。此次活动也是上海社院新增教学品牌“主委课堂”的首讲,希望通过民主党派主委们的言传身教,引导党外干部更好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履职履能。

黄震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可再生燃料制备与燃烧、碳捕集与利用、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他表示,做好“双碳”工作,既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们正面临从化石能源走向新能源的绿色转型与变革。未来,新能源将从补充能源逐步走向主体能源,化石能源将从主体能源逐步走向保障性、调节性能源。能源绿色转型与变革,需要科技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由此催生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的发展。

黄震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和可再生燃料技术,展示了他带领团队攻关电制合成燃料技术,实现燃料脱碳和零碳排放的最新成果。他提出,要从能源科技研发投入、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等方面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能源产业升级发展,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引导高载能产业向新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聚集,因地制宜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布局优化,推动实现我国东西部区域均衡发展。

中央社院和上海社院培训班学员分别围绕新疆地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前景、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投资方向等方面提问。黄震一一作了解答。他总结道,每一次能源科技的重大突破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我们要牢牢把握这次能源绿色转型与变革,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引领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形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中央社院西藏藏传佛教经师班、新疆自治区社院系统师资培训班,上海市第35期民主党派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13期党外知识分子理论研修班,江苏社院、安徽社院教研人员和部分培训班学员,以及上海社院全体干部教师近300人参加此次活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