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稿件
区社院巡礼(4):静安区社会主义学院
来源: 静安区社会主义学院 日期: 2025-01-15

编者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去的2024年令人难忘,全市社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方针政策宣传的主阵地,紧紧围绕“大统战工作格局”,砥砺前行,凝心聚力,成果斐然。2025年,上海社院系统将共绘同心圆,奋楫再出发。为更好加强交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互相学习,我们近期推出“区社院巡礼”栏目,敬请关注。

静安区社会主义学院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静安区社会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精神,围绕市委、区委重点任务和统战重点工作,统筹推动教学、宣传、调研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静安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样本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一、围绕主题主线,思想政治引领开启新局面

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统一战线成员900余人次。着力办好第四期党外中青班,提升“社院讲坛”,持续打造具有统战特色、静安特点的教培品牌。紧跟党的创新理论设置培训内容。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自觉跟进市社院课程体系建设的新动向,主动对标上级社院要求,在所有培训班次中建立开讲“第一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制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化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基地功能,深入挖掘统战历史文化,推出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统战专版讲解等。依托区域丰富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形成2条行走式现场教学线路。开发“寻访之旅”线上教学移动系统,打造边走边学的移动课堂,赋能党外人士政治共识教育,相关工作信息被中央统战部采用。举办长学制党外中青班。与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为期8周的第四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3名党外中青年干部参训。以四个单元开展理论教学和能力培训,融理论讲座、社会调研、案例研讨、微课展示、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等于一体,落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学员主体性。升级“社院讲坛”。汇聚大咖智慧,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黄震,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常委、上海市侨联副主席、静安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勇,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教师卜新兵前来主讲,先后就新质生产力、全国两会精神、从国际歌到国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开讲,500余名统战人士和统战干部参加。

二、立足区域特色,基层统战调研做出新探索

指导全区统战系统、重点联系单位、各街道(镇)深入开展统战实践研究,完成调研报告30余篇。与专家智库合作,在统战史、实践创新研究领域做出新探索。落实责任考核体系。深化部领导负总责、区社会主义学院具体抓、各部门(单位)落实的责任体系,将“加强统战宣传信息调研工作”纳入年度统战工作责任清单和考核评分细则,在全区统战工作会议、区委统战部部长会议、区委统战部全体机关干部会议等会议上专题研究部署统战调研工作,制定下发统战调研工作的通知,明确调研重点、时间安排、工作要求。加强面上统筹指导。借助专家力量,分组对全区30多个参与部门(单位)进行选题指导、中期交流、成稿完善,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锚定目前基层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摸清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举措和实践办法,切实把调查研究过程作为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开展区域特色研究。融入“上海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工程”,邀请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市社院、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组建“源”智库,聚焦“统战源”内涵等进行深入研讨。依托市社院资源,合作开展统战史研究,形成《“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称谓之源考》《支持、合作与协商:宋庆龄与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成果2篇。结合区域统战实践创新,与大宁路街道党工委共同完成《加强互联网新兴领域统战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课题。推动多途径成果转化。健全完善统战调研开展部门和相关落实单位协调机制,通过组织统战系统定期交流、与高校开展项目合作式交流、汇编统战调研论文集等多种形式,加强调研成果共研共享。大力支持统一战线调查研究优秀成果通过汇报会、专项报送、公众发表等形式进入党委政府视野,为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三、坚持破圈扩圈,统战文化建设呈现新亮点

以“统战源·上海静安统战文化中心”为主要承载阵地,打造“统战源”系列工作品牌,不断延长静安统战聚人心、筑同心的半径。提升文化中心能级。充分发挥“统战源·上海静安统战文化中心”宣传窗口、活动阵地、实践基地功能,接待1.2万余人次参访,服务80余场会务,并自主设计和引入情景思政课、红色静安打卡行桌游等常态化活动内容,组织开展30余场活动。推进“统战源”品牌建设。组建“源”智库,深入开展大团结精神之“统战源”精神的研究阐释,3篇统战史研究成果入选市级研讨会论文汇编。与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第一届“统战源”文创设计大赛,评选出“源起静安——赓续统战红色血脉”徽章套组等7个优秀作品。推出《携手·红色学府》同心情景思政课,打造有声有色、入脑入心的沉浸式思政课堂。擦亮“画说统战”名片。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联合著名画家、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项目传承人、致公党党员罗希贤出版“画说统战”系列丛书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诞生》连环画册,并举办专题画展和新书分享会。成立“同心·源”党外讲解团。招募30余名党外志愿者,成立“同心·源讲解团”,引导党外人士以文化中心为主阵地,讲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伟大发端、光辉历程和新时代发展的故事,全年为近2000人次提供志愿讲解,入选上海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十佳案例。

四、筑牢思想根基,社院自身建设展现新气象

牢记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的使命和责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自觉提升工作水平,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标准,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深入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依照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等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强化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提升工作水平。对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精神再学习再深化,参与“两个工程”实施、统战文化周等重点项目,不断加深对社院政治责任的认识,把社院工作放在大背景中思考、置于新形势下定位,切实增强办好统一战线政治学院的能力与水平。融入社院共同体建设。积极主动融入上海市社院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2条现场教学线路开发,共同开展2项统战史研究,实现教学共建、人才共育、课题共研。加强交流互鉴。以“统战源·上海静安统战文化中心”为平台,以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与广州市社院、北京市社院等联合举办1场画展、开展2场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借鉴与共同发展。

静安区社会主义学院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静安区社会主义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为静安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统战力量。

一、强化共识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牢记社院肩负的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的使命,着力加强政治培训,切实彰显社院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的作用。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首课、主课地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进一步挖掘共识教育区本资源,升级“寻访之旅”线上教学移动系统,不断丰富共识教育形式和内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统战代表人士进课堂和“社院讲坛”,丰富师资力量,拓宽学员视野,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学员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员需求和意见,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二、升级“源”品牌,彰显静安统战文化特色

以“统战源·上海静安统战文化中心”为阵地,深度融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各方协同、守正创新,持续推进“统战源”系列工作品牌建设。开发“源”活动菜单,发挥党外讲解员作用,开展丰富多元的宣教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宣传、研究、教育、活动”四大功能。与高校、上级社院、区域单位协同联动,设计“同心·源”情景思政课、开发“源”行走路线、开展“源”内涵研究阐释、举办第二届“统战源”文创大赛等,拓展“统战源”品牌矩阵。领衔、跟进区统战文化建设重点项目,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画说统战”系列画册、画展等文化项目,增强“统战源”在统战文化周中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三、深化调研工作,提升统战建言咨政水平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引导统战干部、统战成员围绕中心工作大局开展调查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统战工作创新贡献智慧。做好选题规划,紧扣“十五五”规划、“七增计划”实施、“五大工程”推进等重点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选题。不断完善统战调研工作管理制度,为统战调研参与单位做好咨询和服务,坚持重点课题分类指导与统战系统全覆盖参与相结合,探索多渠道转化调研成果的方法和路径,推动调研成果助力经济社会和统战工作发展。与上级社院、高校、基层单位等开展联合调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