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中华文化 >> 海派文化 >> 稿件
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传统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熊月之 日期:2013.03.14

image

上海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

  主持人: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想研究中国两千年的历史看西安,五百年的历史看北京,百年的历史看上海。美国一位作家说,“上海是了解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那么在这把钥匙里面,到底蕴藏着怎样独特的传统基因和文化密码呢?我们首先有请熊月之先生为我们解读,欢迎他演讲。

  ■开埠通商及其以后的那段历史,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略与渗透的历史,更是上海人民在近代化、全球化道路上从自在到自觉到自为的奋斗历史

  上海在1843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到今年整整170年。所谓“通商口岸”,又称“条约口岸”,在近代有特定的含义,指的是通过履行不平等条约而对外通商贸易的口岸。上海是按照中英《南京条约》有关规定开埠通商的,当时开埠的一共有5个城市,另外4个是广州、厦门、福州与宁波,合称“五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中英《天津条约》等条约规定,我国增开汉口、九江、天津等11处通商口岸。之后,又陆续增辟。至1930年代,我国共有77个通商口岸,遍布沿海、沿江与沿边地区。通过武力强迫那些实行锁国政策的国家开埠通商,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重要方式。通商口岸并非中国特有,日本、朝鲜也曾有过多处。因此,说到近代开埠通商,总是与战败、不平等条约联系在一起,总是与一段屈辱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五口通商至今170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已经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中国的国情、国力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早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回顾历史,理性地分析开埠通商及其以后的那段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开埠通商是中华民族进入全球化时代以后,由落伍而受辱而抗争而复兴的漫长过程中无法绕开的环节。一方面,外国军队、资本、宗教势力通过通商口岸进入中国,进行政治侵略、经济掠夺与文化渗透。另一方面,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刺激了中国人的觉醒,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上海的历史表明,开埠通商及其以后的那段历史,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略与渗透的历史,也是上海人民反对侵略与渗透的历史,更是上海人民在近代化、全球化道路上从自在到自觉到自为的奋斗历史。

  ■本地人口很少,外来人口很多,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文化同化力不够,这为外地文化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

  开埠以后,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上海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埠以前,上海只是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按照人口规模,1843年上海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十二,排在上海前面的依次是北京、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福州、西安、南京、长沙与天津。1875年,上海已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北京与广州。到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跃居全国第一。那以后,上海一直是中国人口第一大城市。1919年,中国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69个,前十名依次是:上海、广州、天津、北京、杭州、福州、苏州、重庆、香港与成都。这时,上海人口已有240万,比第二名广州(160万)多80万,比第三名天津(90万)多150万,超过后四名即苏州(60万)、重庆(52.5万)、香港(52.5万)、成都(50万)四个城市人口的总和。1947年,中国前五大城市人口依次是:上海人口430万,天津171万,北平167万,南京103万,重庆100万,上海人口几乎是第二、三、四名即天津、北平、南京三市人口的总和。因此,从20世纪开始,上海通常被称为中国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

  在世界大城市序列中,上海在1934年排名第六,前五名是伦敦(820万)、纽约(693万)、东京(531万)、柏林(400万)、芝加哥(338万),那年上海人口是335万。1935年,上海人口超过了芝加哥,排名第五。因此,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们习惯于称上海是国际第五或第六大城市、远东第二大城市。

  从1843年到1949年,上海城市人口增加了二十多倍,同时期中国总人口增长20%,中国城市化率由5.1%提升到10.64%,城市人口增加一倍。换句话说,近代上海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全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十倍以上。上海超常增长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移民,常占总人口85%左右,外来移民来自外地与外国。国内移民来源地最多的是江苏、浙江,其次是广东、安徽、山东,再次是湖北、福建、河南、江西和湖南诸省。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葡、波兰、捷克、印度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最多时超过15万人。

  这样高比例、多来源的移民人口,使得上海社会主客矛盾基本不存在。本地人口很少,外来人口很多,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文化同化力不够,这为外地文化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于是,文化多元成为近代上海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存在文化多元现象,但多元到上海这样的程度,实在罕见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存在文化多元现象,但多元到上海这样的程度,实在罕见,令人难以想象:

  最突出的是市政管理机构多元。近代上海一市三治,就是一个城市有三个管理机构,即中国地方政府、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由此多元就派生出法律多元与各种制度多元。这里有三个司法体系、三个警察系统、三个公共交通系统、三个水厂、三个发电厂。门牌号码各排各的,没有统一的规则。电压在法租界是115伏,在公共租界与华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不相同。黄包车夫没有三个城区的执照,就不能顺利穿越所有城区,而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能有钱办齐三个执照,因此,乘客不得不在城区边界换车。公共交通亦各自为政。假如有人想从南京路乘电车去南市县城的某个地方,他必须先乘英国电车到租界边的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穿过马路进入法租界,乘法国电车到县城边上,然后穿过民国路(今人民路),再乘中国电车继续前行。在这趟半个多小时的路途上,首先看到的是穿着英国警察制服的英国人和印度锡克族人,然后是穿着法国警察制服的法国人、白俄人和越南人,最后看到的是中国警察。

  这里宗教多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与东正教都很兴盛。佛教寺院有上千处,道院、道房有百余所,清真寺20座,基督教教堂200多处,天主教堂400多座,东正教堂10座。

  近代上海市面上流通的,除了金条、银圆等硬通货,还有各种各样的纸币。外国银行在上海发行的纸币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比利时等至少18家。各种文字、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纸币,英国女王头像、孙中山头像、自由女神像、赵公元帅像,同时出现在上海货币市场上,真正光怪陆离,莫此为甚!

  至于饮食服饰、戏曲曲艺之各从所好,语言之南腔北调,建筑之形形色色,已为人们所熟知,兹不赘述。

  生活在上海的许多外国人,将上海视为自己的家园。他们将欧美的物质文明、市政管理、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带到这里,使租界变成东方世界中的一块西方文化飞地。在全国范围里,上海租界设立得最早、面积最大、居住的外国人最多,因此,反映西方文明的许多事物都首先在上海出现,构成难计其数的近代中国第一,诸如:机器印书馆(1843)、新式旅馆(1846)、银行(1847)、跑马场(1848)、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1850)、教会中学(1850)、消防队(1852)、照相馆(1852)、公共运动场(1860)、邮局(1861)、中文报纸(1862)、缝纫机(1862年以前)、城市交通规则(1862)、高尔夫球场(1863)、室内菜场(1864)、汽水厂(1865)、(下转第16版)(上接第14版)煤气灯(1865)、欧式剧场(1866)、博物馆(1868)、自行车(1868)、公园(1868)、有线电报通讯(1870)、通讯社(1872)、气象台(1872)、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72)、外国魔术(1873)、画报(1875)、洒水车(1876以前)、垃圾车(1876以前)、火车(1876)、邮票(1878)、教会大学(1879)、电话(1882)、电灯(1882)、自来水(1883)、留声机(1889)、游泳池(1892)、电影(1896)、足球赛(1902)、体育馆(1909)、汽车(1901)、有轨电车(1908)、升降电梯(1908)、无线电报(1908)、电影院(1908)、无轨电车(1914)、国际运动会(1915)、无线广播电台(1923)、室内空调(1933)、手扶电梯(1936)……

  在整个中国,上海是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各种先进事物的引进,如电灯、电话、自来水等,不但远比内陆城市早,比其他通商口岸也早得多。以上海与天津相比,上海的煤气使用早19年,电灯早6年,自来水早14年。晚清人称赞天津城市建设比较先进,便说“俨如一小沪渎”,意思是像个小上海。

  ■上海文化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批判的张力,更经得起批评,更有韧性,这是上海文化特有活力的根源所在

  四面八方的移民来到上海,并没有统一的机构管理他们。维系他们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同乡组织,包括会馆公所与同乡会。从晚清到民国,上海会馆公所的数量,少的时候有五六十个,多的时候有二三百个,为各地移民安排住宿、介绍工作、排解纠纷、防病治病、购置棺材、联络乡谊,有的还提供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广大移民,依托着会馆公所这一平台,将其原籍文化搬到上海,祭祀原籍神明,遵循家乡风俗。比如徽州人供奉紫阳公朱熹,福建人供奉天后娘娘,江西人供奉许真君,山东人供奉孔夫子,山西人供奉关公,粤菜、川菜、徽菜、淮扬菜各领风骚,粤剧、锡剧、淮剧、越剧、黄梅戏各擅胜场。

  多元文化共存,从整体上说是海纳百川、气度宽容;从每一地域文化来说,是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场所;从各种地域文化之间来说,是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机会和场所。

  任何大城市都是人类智慧激发与聚合的加速器,都是思想创新与文明演进的温床。在同样的空间,人口异质程度越高,文化差异越大,相互影响、启发、促进的可能性也越大。上海正是这样的城市,于是,重视学习、崇尚竞争、追求卓越成为上海人性格中的显著特点。近代上海之所以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其外贸额在全国通常占40%左右,工业产值通常占全国60%以上,金融业占全国80%左右,新闻业、出版业占全国半壁江山以上,归国留学生大半在这里创业,其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上海移民传统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上海进入中国改革开放前列。上海对全国的人才需求空前加大,移民的闸门又逐渐放开,先是蓝印户口,然后是按需引进。截至2012年底,上海常住人口已接近2400万,其中约800万是新时期从各地引进的。与此同时,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到2012年底,上海市常住外国人口共17.3万余人,占全国四分之一。

  移民来源高度多元,给上海人性格带来一个重要特点,即对移入地与移出地的双重认同,在家里说家乡话,到街上说上海话。去外地他会觉得自己是上海人,而在上海他却自认是外地人。上海文化由此形成了自我批判的机制。很多上海人都有这种经历,他与外地人相处,假如表现得比较慷慨、大方、直率,得到对方最高的评价竟是:“你真不像个上海人!”上海人对这种总体否定、个别肯定的赞扬,也心安理得。这在人口单一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特殊机制,使得上海文化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批判的张力,更经得起批评,更有韧性。这是上海人大气谦和的特有境界,也是上海文化特有活力的根源所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