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中华文化 >> 海派文化 >> 稿件
寻足迹・品文化 | 北苏州河路470号: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百年缩影
来源:中华文化培训交流处 日期:2020.06.16

  今天邀您走进北苏州河路470号,相约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百年缩影的上海总商会旧址。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沿岸曾经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被誉为当时沪上的“清明上河图”。或许是商人往往把流水比作财源,上世纪初,中国实业等17家银行和仓库,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荣氏家族的面粉厂等都坐落于此,堪称上海民族资本集聚地和重要物资集散地。

  

  

  

  

  北苏州河路470号,是上海总商会旧址,也是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最早的会所。它是一幢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清水红砖的外墙,巴洛克装饰的壁柱、门窗,含蓄而气派。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门,建造在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桥上,进门必须由东西两边拾阶而上。站在桥上,进入大门,意象无限地广阔,好像桥下淌着涓涓流水,满载粮食的船鱼贯而入;又好比流水汇入江河、汇入大海,四通八达,可见当初选址和设计之用心。


    1902年,清政府成立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被称为“中国第一商会”。1904年,改名为上海商务总会。1912年,上海商务总会与江浙绅商自行组织的上海商务公所合并,成立“上海总商会”。1913年上海总商会发起集资建楼,历经三年,于1915年落成。

  

  

  

  在民国时期,上海总商会突破了中国传统商会“以敦乡谊,以辑同帮”的局限,虽名为“上海”,实影响着全国,孕育了严信厚、徐润、朱葆三、虞洽卿、吴蕴初等中国第一代工商业企业家,他们致力于实业救国,疏浚河道,开学校,办医院,内护华商华人利益,外争中国主权。在这里,上海总商会先后创造了许多第一。例如,中国第一个商务公断处、第一份商法草案、第一家商品陈列所、第一家商业图书馆、第一份《总商会月报》,中国第一代工商业企业家也在这里孕育诞生。其后的发展历程,更成为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百年缩影。

  

商议成立上海交易所

  1916年,孙中山为筹措革命经费,发起成立上海交易所的创议,与上海总商会会董虞洽卿等人商议后,呈请北洋政府农商部批准,但被农商部驳回请求。经多方奔走后,终于获批。1918年,上海总商会第七期常会的议案这样记述:“虞(洽卿)君偕米业张乐君,花业沈润悒、薛文泰,纱业闻兰亭,金业施善畦,洋布业李柏葆诸君公函到会,以上年禀请设立上海交易所,奉批证?灰幌睿?准予先行备案。”

  

  ▲虞洽卿

  会 议以后,虞洽卿等人坚持初衷,加紧筹备,于1920年2月1日在上海总商会召集股东举行成立大会,正式宣告上海证?晃锲方灰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当时孙中 山的这个创议得到商会的响应和商会会董的贯彻实施,使我国证?唤灰资谐〔辉偈芡庾事⒍希?同时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在尝试新的业态上前进了一大步。


▲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典礼上海市工商联最早的会所

  建国初期,新政府面临着建设新政权、经营管理现代工商业的艰巨任务,而上海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强有力的社会力量。中共中央就接管上海的机构和干部配备问题,要求吸收一部分产业界民主人士、职工中有威望的领袖参加接管。1949年6月,华东局统一战线工作部成立,由陈毅兼任部长,亲自领导开展统战工作,他提出人民政府愿与产业界共同协商,努力恢复并增加生产。1951 年2 月,上海隆重召开工商界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这次大会是上海工商各界团结的象征,也是与新政权结盟的象征。北苏州河路470号,成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最早的会所。工商界的老前辈陈叔通、荣毅仁、经叔平、盛丕华、刘靖基、郭秀珍都曾经在此工作和学习。

  

  

  发动捐献飞机大炮

  当时上海工商联的许多重大活动均在会所酝酿形成。抗美援朝期间,工商界人士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的倡议,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和支持,截至1952年,上海各界人民捐款8491亿元,折合战斗机576架,占全国捐献总数的15.3%,其中工商界捐献了404架。

  捐赠飞机大炮人民币存根

  北苏州河路470号,留下上海工商界几代人的痕迹,见证了上海工商界自强奋斗的峥嵘岁月和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百年沧桑,其人文价值绝不亚于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1958年5月市工商联迁出后,此建筑先后由电子元件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租用,岁月的侵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结构改变,再加上长时间的空置,使这座曾经承载着上海总商会辉煌历史的大楼变得破败,直到2011年,与商业开发同步,启动修缮。幸运的是,修缮性保护工程,汇集了由城市建筑专家及十多家专业机构设计精英,他们秉持着原真性、可识别性、可逆性、完整性和最小干预性的原则,经过历时7年的精雕细琢,上海总商会旧址终于重现昔日华丽风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