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中华文化 >> 海派文化 >> 稿件
寻足迹・品文化 | 隐秘淡水路的农工党一干会址
来源:中华文化培训交流处 编辑:费扬 日期:2020.05.11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工党一干会址

  淡水路是一条写满老上海记忆的马路,北起延安东路,南至建国东路,全长1683米。曾几何时,很多政治和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或在周边活动。如今方圆几里南北高架通衢、新天地喧嚣,而淡水路依旧不温不火,路边高耸的梧桐树和错落的老建筑,积聚着历史的沉淀,随时准备将那些鲜活的故事娓娓道来。

  

  淡水路332弄1号,是一幢临街的三层西式小楼。花园里,一尊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可点击了解人物)的半身铜像安置在中央――――这里就是农工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的会址。由于一般认为农工党建立是中国民主党派成立的主要标志,因此这幢小楼又承载着特别的意义。

  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淡水路332弄1号(原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民主志士、农工党创始人邓演达主持召开了十个省区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黄琪翔、章伯钧、郑太朴、朱蕴山、李世璋、季方、郭冠杰、丘哲、陈启修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一致通过了邓演达起草的政治纲领――《我们的政治主张》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也就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

  

  鲜为人知的是,考证现今的淡水路332弄1号就是当年召开一干会议的场所,各方人士足足花了近20年的时间,期间几近无果,却又峰回路转。

  当时主要的线索之一是与会者罗任一曾在回忆录中记载:“开会地址是借用黎锦辉的住宅(法租界萨坡赛路290号),伪装宴客从午后七时开到十时”。

  线索之二是在黎锦晖的太太梁惠芳的帮助下,通过黎锦晖的回忆文章和一本王人美的回忆录《我的成名与不幸》,发现了这栋房子的一些特点:有独立亭子间,有楼梯直接可上去。

  

  但由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租界经过日本侵占,又经历了国民党统治,解放后路名、门牌号又多次变更,寻找当时的开会地点非常困难。最后,查找人在一本民国 1940年出版的上海第二特区(法租界)的行号录中,找到了萨坡赛路,其290号清晰地标在上面,不仅有门牌号,而且有房子的位置和平面图,周围环境也标得一清二楚。历经辗转,经过反复考证,2004年,农工党中央终于认定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萨坡赛路290号)现今位置已经找到,就是淡水路332弄1号(当时为上海市卢湾区工商联办公地,黄浦、卢湾两区合并后,为黄浦区工商联办公地,300多平方米,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

  

  

  

  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同意农工党“一干会址”挂牌并设立纪念设施。


    2014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市委统战部和黄浦区委、区委统战部关心支持下,区工商联异地办公,农工党中央取得一干会址使用权。同年,会址被上海市文物局认定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农工党中央迅速启动会址修缮工作,动员全体党员缴一次“特别党费”,以全体党员之力,共同努力,把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维修和布展工作做好。

  2015年,农工党建立85周年之际,农工党一干会址修缮一新,对外开放,并成为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

  今年是农工党建立90周年,农工党一干会址在完成消防安全设施改造、内部修缮和布展内容更新之后,重新开放,迎接八方来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