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寻足迹・品文化 >> 稿件
寻足迹・品文化 | 武康路113号:“把心交给读者”的精神家园
来源:中华文化培训交流处 日期:2020.06.01

    今天带您走进武康路113号,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巴金故居。

  上海这座城市,将自己的辉煌灿烂交付于外滩和陆家嘴,而把自己的温柔细腻全部隐藏在小路蜿蜒和庭院深深之中。武康路就是这样一条永不褪色的上海小路,而位于武康路113号的那幢建筑,与一个动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那是一幢始建于1923年的三层花园洋房,灰色细鹅卵石墙面,包括一座主楼、南北两侧辅楼和一个花园。1955年,著名的文学作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与家人迁入于此并长期居住,直至2005年过世,这是他在上海住得最长久的地方,也成为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

  图片说明:巴金在武康路113号的工作、生活场景

  巴金原名李尧棠,五四运动后,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开始了他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1927年赴法国留学,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开始使用巴金这个笔名。当时他在拉封丹中学的中国同学巴恩波投水自杀,为纪念他采用了“巴”字,而“金”字,是因为他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著作。这就是“巴金”笔名的由来。之后他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这是巴金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加紧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巴金等爱国民主人士毅然投身于救亡运动。1936年,巴金与靳以筹备出版《文季月刊》,参与了以鲁迅为首署名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的起草。1937年,为支持淞沪会战,他和茅盾等人创办的《呐喊》(后更名《烽火》)在硝烟中问世。以巴金为代表的文化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投降、分裂、倒退成为时局中的最大危险。1938年,中共中央在大后方团结广大文艺界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巴金与郭沫若、茅盾等人担任文协的理事,支持和推动了文艺界反压迫、争民主的革命运动。

  1940年至1945年他创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1955年,巴金迁居武康路寓所,他在这里居住了整整半个世纪。当年找房子是巴金夫妇反复讨论的话题。

图片说明:巴金夫妇在自家花园里合影

图片说明:巴金一家

  当时巴老喜欢有花园的房子,为了找到这处房子,他们也费了不少心思,花了大半年时间才找到这幢洋房并租了下来。巴金故居现在还保留着当时租房子的收据,平均每月房租颇高。

图片说明:当年收据“今收到上海武康路113号房屋1955年7月22日至1955年12月31日止房租计人民币肆佰玖拾元零壹角正,此据”。

  这幢花园洋房,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他完成了《随想录》以及《团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散文、小说和译作。他在书中忆友人、讲真实的故事。他在客厅与师陀、柯灵、西彦、罗荪、张乐平等人谈笑相聚,再加上沈从文、曹禺、夏衍、唐?|等,人们形容:巴金先生的客厅,差不多是半部中国文学史。

图片说明:巴金的客厅里有一幅名为《劫后的笑声》的照片,定格了巴金与师陀、李济生、孔罗荪、张乐平、王西彦等友人谈笑相聚的画面。

  岁月沧桑,跨越百年。巴金所经历的这个百年,堪称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迅疾的百年,思潮涌动,风云变幻。他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走在他的时代,他说道:“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人民作家”巴金的心愿。

左图:故居铜像,名:“新世纪不再忧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