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 稿件
姚俭建 :多党合作的历史进程与时代价值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21.10.03

  多党合作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政党学说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进程既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过程,也是不同历史时期推进多党合作实践创新的过程,更是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时代价值的过程。

  历史地看,有关多党合作的最早设想源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与其他工人阶级政党和非工人阶级进步性政党的合作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多党合作关系是基于革命目标的一致性而建立的统一战线,并提出坚持联合与斗争相结合的策略方针。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党合作的设想,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合作是有条件的,双方的目标和利益必须一致,即有利于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多党合作时无产阶级一定要保持独立并占领导地位,但是要照顾同盟者利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多党合作实践、创建中国特色多党合作理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一大、二大、四大就已经涉及政党合作这一主题。一大提到了政党合作的议题;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较为明确地提出建立民主政权以及多党合作的初步设想;四大首次向全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党合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不断把多党合作事业推向前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大目标下,共同奋斗,先后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人民政协作为“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正式确立了新型多党合作关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不断发展了新型多党合作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进一步深化了新型多党合作关系。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阐释为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既蕴含多党合作的初心,又富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建构出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民主样式。

  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鲜明特点,也是贯穿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主线。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用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也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多党合作事业正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必将谱写新的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