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 稿件
刘颖:中国传统家训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家规家训与齐家治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刘颖(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室) 日期:2017.09.11

  内容摘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家风在全社会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示范性和引领性的特点。中国传统家训作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训;领导干部;家风;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教科书,中华民族先人经过千百年积淀留给后世的睦亲治家、教子立身、处世之道智慧,是影响现代人行为范式的文化密码。领导干部既具有政治行政身份,又归属于具体的自然社会家庭,一定意义上,他们的齐家与治国方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挖掘中国传统家训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今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毛泽东同志曾经为自己订了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为亲撑腰。[1]他还鼓励子侄辈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进步,不要“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不要有娇气和骄气。周恩来同志曾经订立十条严格的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2]陈云同志提出:“希望所有的高级领导人员,在教育好子女的问题上,给全党带好头。决不允许他们依仗亲属关系,谋权谋利,成为特殊人物。”[3]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领导干部家风问题上提出的要求,或者具体而微,或者原则性强,或者操作指向明确,这都为后来的领导干部在齐家治国方面做了示范。

  重视领导干部家风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进入物质丰沛、思想多元、国际交流务必频繁密切的新时期,[4]江泽出民同志与时俱进地提出“现在,年青一代生活和条件和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了,有些孩子长大后确实也很难管,但是,作为父母再难也要管,不能不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对待子女,一要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提出要求,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胡作非为;二要不徇私情,对他们的违法乱纪行为要及时向组织报告,绝不袒护。”[5]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6]

  习近平同志尤其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提出了很多要求,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7]“抓作风建设必须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8]

  “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的本质是对权力的滥用。”[9]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问题第一次写进党内法规,在国家层面予以重视。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家风问题严重,习近平同志指出干部腐败“不在颛臾而在萧墙纸内也”。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10]领导干部家庭和普通的家庭不一样。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有“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家是权钱交易所”“全家贪”“全家腐”,“宠妻”“纵子”“厚戚”,父子夫妻组成贪腐联盟。这些反面案例都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党建传统格格不入,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切割掉的毒瘤。

  二、领导干部家风在全社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当中,权威的影响力要比一般社会都要大。政治精英们的社会召唤能力比一般精英的也要强。因此,领导干部的家风和一般家庭不一样,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一)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领导干部在中国传统社会和社会传统中受关注的程度比一般人都要高,领导干部属于公众人物,领导干部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一般百姓津津乐道,成为街巷里的谈资,成为话题,甚至会有光晕效应掺杂其中,好的家风会被放大,形成正面效应;不好的家风,也会被放大,被添盐加醋地诟病。因此,在教育学理论当中,家庭教育是相对个体的或隐蔽的一种教育,但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教育、家风问题,却因为领导干部的社会政治身份而不可能成为家庭私事、个人小事,领导干部家风是一般群众了解党风政风情况的一个窗口,是展现风清气正、勤政廉政政治生态,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社会氛围的载体。

  (二)领导干部的家风必须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

  一般家风,可以有所谓的“好”和“坏”,“善”或者“不恶”之分。但是,领导干部是社会公共权力运行的承担者,领导干部个人是“关键的少数”,一定意义上,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人,都可以看做是某一领域的成功人士,是一般群众心目中的理想样本,拥有较高的社会评价。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如何公正公平地解决公与私的利益矛盾问题,领导干部的齐家的品格往往被与其政治品格勾连在一起评价。因此,对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水平要求就会比一般家庭的要高。

  所谓“风”,在现代汉语当中的解释是“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风是会流动的,是要互相影响的。因而,在兄友弟悌、父慈子孝、睦邻谦敬等一般家风建设的要求上,就要求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在社会上有推广价值。如果和一般市民百姓的家风一样,或者还不如一般的市民百姓家风为人称道。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说,这样的干部,也不配做领导干部了,“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没有资格当领导干部。”[11]

  三、中国传统家训精华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文明母体的一部分,除却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国传统家训精华是中华民族先民留给现代社会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是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一)中国传统家训中蕴含着“家国一体”的逻辑理路

  家庭伦理秩序与社会政治生活秩序具有双向涵摄,其内在关系是互为建构。在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当中强调“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民法之也。此所谓治国在齐其家”。(司马光《家范》)传统社会,治国与治家之间是相通相融的,家庭道德与社会公德价值取向、内容指向的一致性非常强。在传统家训当中,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忠君就是大孝了。这种价值导向体现了传统家训训主的一种追求,是社会普遍倡导和努力营造的一种风气。今天的社会政治结构不可能回复到中国传统社会分封建制的时代,但是在精神价值建构方面,领导干部可以带头把国家意识形态内化为家庭日常行为范式,构建“家国一体”的价值导向。

  (二)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演过程

  和一般文化现象的演进路向不同。中国传统家训的肇端不是在民间庶民百姓那里,最先倡导并留存家庭教育文本的是帝王、高层官僚地主阶级,士大夫和硕儒等社会精英。因而,从家训的起源上看,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演过程,内在地具有一种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这一点上,和现代社会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群众是非常关注的,一一看在眼里。这也是很正常的。群众是要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来进一步观察我们领导干部的形象”。这都提示我们,领导干部应当在现代社会家风建设中效法古代自上而下做出表率。

  (三)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社会化成长的第一场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显性的、隐性的都是终生须臾不能离的。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养不教,父之过”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这种传统以家训这种形式向后世国人展现。在古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其实就是在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民族。这突出表现贵为封建社会最高领导的封建帝王亲自撰训教家。朱元璋即位的第二年就亲自编写《祖训录》,后来又写了《诫诸子书》;李世民的《帝范》;康熙皇帝的《圣谕广训》《庭训格言》;咸丰皇帝的《咸丰家训》;同治皇帝的《同治家训》等等。如果说公务繁忙,大抵都忙不过皇帝。但即便是日理万机,江山社稷为重,古代许多皇帝重视家庭教育的程度都可堪称现代社会领导干部的典范。

  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教子成人,一方面教其生民稼穑之能,一方面教其立身处世之道。但通常“道”与“能”又不是截然分立的,“道”蕴含在“能”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无论是惶惶大族,还是布衣庶民都对道德伦理给予无上的重视。所以,中国传统家训还被誉为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教科书。

  (四)中国传统家训内容特点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家训卷帙浩繁,内容十分丰富,从当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现状观照中国传统家训,“回到传统”,中国传统家训历经几千年发展,在内容上有许多具有优势合法性的精华对于今天的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择其要,概括如下:

  首先,勤劳治生,培育自食其力的家风。

  劳动始于人类谋生的需要,生产劳动的第一价值在于满足人的口腹需要。古代家训训主都十分重视教育家族子弟要有自食其力的生存生活本领。“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颜氏家训・治家》),“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袁氏世范・子弟须使有业》)“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康熙:《庭训格言》)在中国民间传统中,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现代社会有“富二代”“官二代”的新语汇。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些表述,总是暗含着对人们的一些警示和提醒。现代社会的物质丰沛程度远非古代农耕时代可比较,然而,劳动与人的同一性却不会因此而改变,所以,不论何时何地,对于任何人,都要坚持劳动是创造财富和人生的首要手段的观点。

  其次,节俭爱物,培育朴素持家的家风。

  在中国传统家训当中,人们认为,“俭”集中了美德的全部,“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家训给儿子司马康,“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曾国藩也从正面肯定节俭,认为,“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12]李世民从反面论述无节制欲望的害处,“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李世民《帝范・崇俭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校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司马光:《训俭示康》)司马光、曾国藩、李世民都是古代社会的“领导干部”,他们占有、支配和可调动的物质财富数量远非一般人可比,但是都能秉持节俭的道德理性,培育朴素的家风,不仅教诫自己的子女,而且要求自己的儿子以简素家风教育儿子的儿子,“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司马光:《训俭示康》)。这种以朴素节俭、适度中道家风世代传承的精神,非常值得现代社会有些领导干部思考。

  再次,勉学修身,培育终身学习的家风。

  重视子弟读书是传统家教的优良传统。史载清代陆陇其给儿子家书中说,“我虽在京,深以汝读书为念。”[13]曾国藩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14]明代王守仁,听说家中小辈学业进步,竟然喜而不寐。在中国传统家训的训主看来,读书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的过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和精力如果多用来读书,就会对其他“下品”嗜欲寡淡,有助于人的心性修养。玄烨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品自高,“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15]左宗棠更认为,读书可以养身,养心。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流传至今。中国古代社会不是一个法治传统特别好的社会,给不读书的家族子弟捐个官,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谋一个可以领俸禄的职位,或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但即便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勉学修身的重要性仍旧被古代社会的“领导干部”特别重视,在具有终身学习要求的现代社会,更需要闻者足戒。

  最后,谦敬范世,培育以德服人的家风。

  许多古代家长认为,要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定要涵养爱心,泛爱众而亲仁德。加强道德修养首要要求是“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朱柏庐:《治家格言》)不可有特权思想,能做撰训教家的训主很多都在社会生活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作为所谓的强势群体,要懂得“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的道理。对弱势群体要有人道关怀。许多家训文献都要求子弟不能轻慢奴仆下人,对奴仆既要严管,又要善待。与一般人交往要和睦中庸,避免争讼,不要倚强凌弱。谦敬是人实事求是地认识、评价自身,并且力图超越自身平庸、追求卓越的一种美德。谦敬不在于别人,是内得于己的一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的统一。因而,现代社会“我爸是李刚”式家教值得领导干部警钟长鸣。

  结语

  从基本内容上看,中国传统家训是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教科书,是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民间化的成功范式。发掘和继承中国传统家训当中的精华思想,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在国家公共权力运行中,通过家风、政风、党风的互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党的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作者简介:刘颖(1978-),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

  [1]王均伟.毛泽东的家风故事[J].中国纪检监察,2016(07).

  [2]张东明.周恩来的十条家规(党史一叶:家风)[N].人民日报,2015-04-21.

  [3]《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2.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2:187-188.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2:189.

  [6]十七大以来重大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57.

  [7]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

  [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43.

  [1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N].人民日报,2016-01-13.

  [1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43.

  [12]【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445页。

  [13]【清】陆陇其:《养正遗归》(补编),收入《五种遗归》,清光绪乙未(1895)浙江书局刊本

  [14]【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8页。

  [15]卢正言:《中国历代家训观止》,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关闭窗口】